

莲花镇:
“三链融合”赋能月柿产业高质量发展
本报讯(通讯员凤礼 全澍明)近年来,莲花镇通过构建“组织链+人才链+服务链”三链融合体系,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月柿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,2024年月柿产业综合产值超27亿元,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。
建强“组织链”,筑牢产业发展根基
坚持党建引领的核心地位,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。一是多元联动,月柿产业结硕果。推行“党组织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形成支部引导、党员带头、能人带动格局,引导群众调优月柿产业结构、扩大种植规模、拓宽销售市场。推动月柿种植面积超13万亩,甜柿种植面积超1万亩,产品畅销泰国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,销售总额近8亿元。二是整合资源,集体经济添活力。发挥星级党组织示范带头作用,推动笔山村、兰洞村等14个村整合资金980万元成立联村公司,盘活土地资源,新建厂房、冷库并引入先进设备,实现资产、资源、资金“三资循环”。三是串联企业,产业集聚显优势。聚焦产业链发展党员,开展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行动,成立柿子产业党组织,发挥链上党组织纽带功能,柿子产业协会党支部发展吸纳30余家月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年销售月柿44万多吨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。
锻造“人才链”,培育产业发展先锋
抓实人才培育和引进,为月柿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一是内育人才强动力。从大学毕业生、乡土人才、致富能手等人群中为24个基层党组织培养党员后备干部36人,从农技人员、种植大户、农资企业、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领域挖掘15名农村实用型人才,夯实本土人才基础。二是外引人才添活力。面向高校公开招录智慧农业、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紧缺专业型人才2名。鼓励柿子产业协会、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主体发展壮大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专业队伍,充实专业人才队伍。三是多方取经增潜力。在红岩村积极承办中组部、农业农村部及相关部门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5期400余人,组织300余名党员参加实用技术培训,党员干部在与全国各地交流中开拓视野。积极推荐农产品企业、党员代表赴京参加恭城月柿推介等活动,提升恭城月柿知名度,推动月柿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优化“服务链”,激活产业发展动能
坚持党建引领产业科技化、专业化、特色化发展,推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。一是科技赋能强根基。组建党员科技服务先锋队,对接政府职能部门,争取资金100万元实施特色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,建设高效打药、灌溉等设备。推广自走式山地轨道运输机,全镇安装轨道10万余米,获补助资金500余万元,提升月柿种植管护的农业机械化水平。二是政企协作提质效。构建“党建统领、多方联动、资源共享、共促发展”的工作格局,党员上门服务企业,搭建政企合作平台,为恭城森璐贸易有限公司、新萍果业有限公司争取资金65万元购置自动真空包装机、地磅设备等,提升农产品加工专业化能力。三是农旅融合拓新局。探索“党建+”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,围绕红色资源和农耕、饮食、服饰、节庆等文化,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,延长产业链。“柿柿如意”乡村休闲之旅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成功举办第21届月柿节,带动群众增收2000余万元。